居家隔离应注意什么?囤药有无必要?

近日,防控政策正密集调整。12月7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明确取消全员核酸检测、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居家隔离。新形势下,市民应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个人防护?多位专家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

个人是否还有核酸检测的必要?

常态化查验核酸的要求正在逐步取消,以后个人是否还有核酸检测的必要?最近一些市民在储备抗原试剂,什么时候应该做抗原检测?和核酸有什么区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在与新京报记者连线中表示,核酸的要求调整之后,大部分人日常就不需要测核酸了。可能一些特殊场所还会有检测的要求,譬如养老院、医院等,因为这些地方脆弱人群比较集中,如果需要前往,应该提前按要求做好核酸检测。

李侗曾认为,抗原检测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市民在家里、学校、单位都可以做,15分钟就出结果。缺点是准确率低。因此当有症状的时候去检测,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会高一些。

李侗曾提到,抗原检测也是一种监测自我健康的方式。家中如果有脆弱人群,平时也可以补充做一些检测,避免自己无意间感染了而不知道,传染给家里的老人,给他们带来风险。如能及时测出阳性,可以相应采取一些隔离措施,保护好他们。

出现发热是否应该去医院?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出现发热等症状的人也会更多,但近期也有市民反映,很多医院的发热门诊由于接诊阳性、开展消杀,去了也看不上。那么这个时期,出现发热是否应该去医院?

李侗曾表示,原则上说,如果高烧超过三天没有缓解的趋势,还是应该去医院。“如果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我们也建议还是去医院观察,当然他们感觉身体状态特别好,在家观察也可以,但一旦出现了高烧超过三天不退、呼吸急促、活动以后喘憋、意识模糊、胸痛等症状,或者原来基础病不稳定了,譬如血压血糖控制不好了,要及时就诊。”

此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在接受央视采访中表示,几类重症高风险人群一定要保护好,避免短时间大量的感染。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老年人;有基础病,尤其各种严重基础病的人群;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

对重症高风险人群,还要强调去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风险。

居家隔离需要注意什么?

一些感染者现已在居家隔离了,这种情况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李侗曾表示,感染者自己要多休息、多喝水,出现症状可以对症处理,有问题要及时去医院;出于对家人的保护,可以按照居家隔离的专业指引,单间隔离,单独使用卫生间,对空间做好消毒,如果有物品传递的需要,尽量选择无接触的方式等。

王贵强建议,对新冠患者要实行分层救治,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重症高风险人群。

当出现发热、咳嗽这一表现,首先可以对症处理,同时建议进行抗原自测。如果阳性上传报备,同时密切监测自己的症状。出现发热,可以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感冒药等,同时要密切监测自己的各种表现,包括测体温,看有没有呼吸困难、气短这些表现。特别是有基础病患者,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加重,一定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王贵强介绍,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后患者症状跟一般感冒很类似,往往出现发烧、疲乏无力等,大部分三到五天痊愈,个别可能一周或者十天左右。

家里需要囤药吗?

李侗曾表示,可以简单备一些非处方药,不光是为新冠,缓解冬季呼吸道疾病都有效。至于是否有必要准备制氧机,李侗曾认为如果本身就有心肺基础病,有需要的话可以继续准备;如果本身的病情不需要,只是因为新冠疫情,那没有必要,出现这种情况肯定要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接受央视采访中表示,大多数居民家中都会有些常备治疗感冒、发热的药物,现在大家没有必要再去抢购药品。一旦有密接行为,如与感染者同时吃饭,同办公室工作,可以在家里吃一些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达到疏风、清热、解表、化湿的作用。如果咽喉疼痛,可以服用一些利咽止痛的药物,一般都可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王贵强提醒道,不要滥用药物,尤其不能随便用抗生素,抗生素本身容易出现继发的菌群失调。也不要多种药混在一起吃,因为各种药物也有副作用的风险,相互作用也可能增加一些药物不良反应。

居家隔离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效控制的一项极为重要措施。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居家隔离人群可能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呼吸困难患者、轻症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等。

居家隔离指南

一、隔离场所要求

1.阳性人员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保持房门关闭。

2.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室外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交接处。

3.房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如使用中央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独立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必须共用时须分时段,用后通风并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等消毒剂擦拭身体接触的物体表面。

5.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N95/KN95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二、居家阳性人员自我管理

1.健康监测。居家阳性人员应当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有条件监测指脉氧,规律服药。新出现严重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及时联系CDC、社区医生或前往医院就诊。

2.禁止外出。居家隔离人员严格做到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对于因病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须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3.个人防护:

非单独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其他人员不得进入隔离房间。

隔离房间内可不戴口罩,离开隔离房间时要佩戴N95/KN95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后再出房门。

4.居家阳性人员可在阳性检出居家隔离的第1-4天进行抗原检测,第5天开始进行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连续2次核酸检测达到解除隔离标准的,可以解除隔离管理,随即进行为期7天的居家健康监测。

5.卫生防疫要求:

保持房间通风,每天尽量开门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

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擦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

三、共同居住人员要求

1.需要陪护的,尽可能确定相对固定的1名家庭成员作为陪护进行照顾,首选身体健康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剂的人员。陪护人员与阳性人员接触时,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应当做好自我防护,佩戴N95/KN95口罩、一次性手套,尽可能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

2.与阳性人员任何接触,或离开其居住空间后,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3.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儿童、孕产妇、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居家隔离人员的陪护人员。

四、保障要求

1.生活物资保障。建立居家隔离期间需求清单,保证休息和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保证每日饮水充足。

2.防护物资保障。包括N95/KN95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消毒设施(喷壶、拖把)和药品(84泡腾片/消毒液、75%乙醇)等。

3.医疗服务保障。与社区医生等建立联系,可储备金花清感颗粒等对症药物。长期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继续原诊疗方案的基础上监测血糖、血压变化。

新京报记者 戴轩

关键词: 可以服用 个人防护 中央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