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讯:让“月亮的女儿”走出深山绽芳华
夏学芳和她的两个女儿 (妇基会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记者 赵莹莹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兴旺,培育乡村人才、激发内生动力是关键。近年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携手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爱心企业,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彝族村寨外普拉村作为试点,开展以妇女为主的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项目,重点赋能培训当地妇女,让她们迸发出强烈的文化自信心与改造家乡幸福生活的韧劲,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力量。
外普拉为彝语“石板河”之意,村落建于三山夹两河之间的一整块大石板上,依山傍水、古朴自然。道路两旁,保存着完整的彝族传统夯土民居建筑,一砖一瓦满是岁月的痕迹。人在山上,水在山下,土地十分贫瘠,勤劳聪慧的外普拉村民在花篮里垫上塑料布,从山脚背水上山,用这种“花篮背水”的方式维持着日常生活。
2017年4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携手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以外普拉村作为试点,开展以支持妇女为主的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项目。
项目组通过调研,邀请多方专家以及当地干部共同研讨后一致认为,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关键都是人才建设、组织文化建设。考虑到妇女是刺绣、手工、厨艺、彝族舞蹈等乡村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项目开展了一系列以妇女为主体的培训以及考察。
基于对村庄各类优势资源的全面认识,2019年项目组以及村民们制定了产业规划:以生态旅游、教育培训、文化艺术、健康休闲等第三产业,拉动种植养殖等第一产业和农产品加工、手工艺等第二产业,最终实现三种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为村子里的妇女带来各类形式的赋能培训与引导,到2020年,当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60户家庭和193人实现脱贫;210名季节性农民工和120名长期农民工(其中大多数为女性)能够返乡就业或创业;607名当地妇女找到了工作并增加了收入,其中一部分成为村委会成员,一部分成为当地民宿管理者、歌舞团骨干,走在了外普拉乡村建设的最前端,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从参加村民会议到外出考察,从组织艺术活动到创新民族刺绣,从开展生态农业到办民宿、做餐饮,从练习手工绘画到上语言文化课,很难想象,生活在深山幽谷间的彝族妇女而今的日常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她们牵头组织外普拉乡村生态旅游合作社、火波若玛(彝语,汉语意思“月亮的女儿”)艺术团以及各类美食、礼仪、民宿、刺绣等兴趣小组。
夏学芳是外嫁进村的汉族妇女,不仅成为火波若玛的一员,还通过刺绣培训练就了一手好绣工。“我们的经济来源比以前更多了。除了彝绣、民宿和各项旅游服务,我们家也种植芒果,养殖黑山羊、猪,家庭年收入增长了三分之一。”夏学芳说。她的家庭经济状况代表了村里大多数人的现状。也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开展种植养殖,芒果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大力倡导下,村民以有机大米取代了烟草种植。2020年,30余户家庭代表和村组干部参加了生态水稻种植培训,村里收获了20多吨生态大米,与以往种植烤烟的收益持平。由于稻田种植高度机械化,村民们付出了比以往更少的劳动。
这些成果,也映照在返乡的大学生朱永艳的生活中。家乡的变化吸引她留了下来,成为外普拉生态旅游合作社负责人之一。看到合作社的账户从不足千元到数万元,看到村民们不施农药化肥种水稻、以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改造民居、传承传统彝族文化,邻里相助、家庭和谐,她觉得,这就是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家园。
目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和项目合作伙伴已进入开发第二阶段,致力于增强当地村民特别是妇女的能力,增加她们的收入;保护当地民族文化,增强妇女权能;保护自然环境,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
“我想修一座桥,让村外的人过来看看我们外普拉,看看我们的房子、唱唱我们的歌、跳跳我们的舞,融入我们的生活。”朱永艳说,她最大的心愿是让外普拉的芒果干、民宿、山山水水以及火波若玛艺术团走出山寨、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