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杰委员:发展热泵技术,实现热量零碳供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高志民)“目前,我国18%的燃煤和40%的天然气用于产生热水或低压蒸汽,为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制造业提供温度低于150℃的热量,由此产生我国24%的二氧化碳排放份额。”因此,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指出,除电力系统和生产过程脱碳外,实现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制造业所需的150℃以下的热量脱碳成为实现碳中和的第三大重点任务。

热泵是各国大力发展的供热方式,在我国有巨大推广潜力。热泵通过电力驱动,从低温热源提取热量,在较高温度下释放,可高效地满足150℃以下的各类热量需求,是实现零碳热量供给最有希望的方式,已获学术和产业界普遍认可。

我国电力、流程工业和数据中心等年产余热约200亿GJ,利用热泵技术回收其中的70%,即可满足城镇建筑供暖和非流程制造业的热量需求,并降低17.2亿吨供热碳排放。新型电力系统建成后,即可实现热量供给零碳化。未来的目标是建设热量共享系统,通过跨区域热网和跨季节储能调配供需;通过热量变换满足不同需求,最终实现零碳热量供给。

唐俊杰认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破解难题:一是大温升高温热泵和蒸汽制备技术。该技术可将中低温热量进行温度品位提升,高效制取非流程工业所需的90~150℃的热水和0.4MPa以下的蒸汽,并替代目前的燃煤燃气锅炉。我国在该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需解决循环、工质、压缩机和高温润滑等技术挑战。二是热量变换技术和装备。这是多热源多热汇的热量共享系统的核心技术和装备。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和国家标准,但需增大变换区间,实现不同温度品位热量之间的高效变换。三是大规模跨季节储热库。这是充分利用不同时空余热资源并使相关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我国需要几百个千万立方米级库容的热水库来满足全面零碳供热;需要创新国土利用理论,多方面协同,按照基础设施用地方式解决跨季节储热设施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四是输热管网。需要规划跨区域管网,加大高差隔压、水击、腐蚀、输送能耗等方面攻关。

为此,唐俊杰建议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把工业排放的热气、热水纳入环保管理;明确未来几年后排放到大气的各类气体温度不得高于60℃,排水温度不得高于40℃。把此类余热的回收归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建立按温度品位定价的机制,明确获取90℃以下的热量不得采用直接电热,根据要求温度的不同给出电力制取热量的效率下限。

完成零碳热量供给规划。包括未来余热资源及供需走向、储热库位置和规模以及全国余热输配主干线等。

制订热泵技术发展路线。到2060年,供热系统和设备仅有2~3次更换期。应尽快制订经济可行的热泵技术发展路线。

加强科技投入。组织相关单位在工质、专用压缩机和高温流程、关键配件、系统集成等方面开展攻关。同时,通过示范工程带动产品研发,并解决政策机制问题。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