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通讯!草原天地阔 田间春意浓

呼伦贝尔农垦哈达图农牧场公司第十连(队)工人正在清选麦种。 金峰 摄


(资料图)

又到一年春耕时,田间地头显新貌。随着气温回暖,春耕备耕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做好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的关键。放眼呼伦贝尔广袤田野,新的耕耘正在开始,一幅生机盎然、努力耕耘的画卷在呼伦贝尔大地上徐徐展开。当前,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开展,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全力做好备耕生产各项工作,在600万亩耕地上掀起春耕热潮。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作为现代农业的“国家队”,始终坚持发挥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压舱石”的作用。今年以来,集团采取更大力度、更多举措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全力做好春耕前期各项保障工作。广袤田野,农机纵横驰骋,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好转,为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奠定良好基础,预计集团农作物产量可达34亿斤。

备好良种迎春耕

要使春种开好局、起好步,秋收实现高产量、高收益,优质的种子是关键。在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古里农牧场公司的实验室里,“黑河51”“华疆34”“嫩奥8”等大豆种子均匀“播种”在湿润的沙床上,正在接受“考验”。

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种子检验规程》操作,按批次对大豆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在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同时,准确记录每个品种的发芽率、净度、水分和纯度,力求获得最标准的实验数据。为保证种子发芽率达到统一标准,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还对全部种子进行了机械精选和人工复选,严把种子质量关。

“我们将随机抽选的400粒大豆种子混合后,均匀分成4份,这样既能保证抽选种子的随机性,也能证明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根据目前的结果显示,豆种的发芽率均在96%以上,为春耕生产高标准高质量打下坚实基础。”该农牧场生产科长王军旗介绍。

同样的场景也正在其他农牧场上演,各单位农业技术人员全面投入到种子发芽实验工作中,精心栽培记录各类作物种子发芽生长情况,为春播生产提供可靠依据,把好粮食稳产增收第一关。今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稳粮扩油的战略方针,因地制宜,结合各农牧场生产实际需求及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制定种植计划,保产量促提升。2023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预计种植面积576万亩,还将全力贯彻落实国家扩种油料作物的任务,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与上年持平,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35万亩,油菜种植141万亩,大豆种植155万亩,还种植水飞蓟、大麦、马铃薯等其他经济作物。

储备农资保春耕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走进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各基层单位,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整齐码放的袋装化肥。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能够快速提升土壤养分,让土地更加肥沃,直接影响农产品成本和品质。该集团早谋划早部署,去年年底就完成了基层单位农药、微肥、化肥采购情况统计汇总,自春节过后,各基层单位备耕化肥陆续进场,目前储备量已实现过半,3万余吨种子也已全部到位。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科学选肥用肥上下功夫。呼伦贝尔农垦三河农牧场公司工作人员采集不同种植区域的土壤样品258份,送至专业机构进行检测,通过检测不同地块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根据测土配方结果和往年种植经验科学调整化肥投入量及各种肥料施用比例,提高化肥利用率。“公司耕地面积56万亩,分布在十个农业生产连(队),由于地区跨度大,不同地理位置土壤成分含量不同,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加什么’的原则,结合土地所需进行肥料科学营养配比,让农田吃上专属‘营养餐’。”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晓斌介绍。

同时,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坚持高效生态战略,坚守绿色生态导向,把发展绿色农产品作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载体,努力推进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绿色农艺,增加有机肥、生物肥使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微生态平衡,减少植物病虫害,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促进农业生产绿色化。

科技助农备春耕

稳产增收,科技是关键。春耕备耕一线,农机具检修工作相继开始,在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公司第一连(队)场院内,农机从业人员正在认真检修各类春耕作业农业机械,对大型播种机、苗圃整地机等农机具进行检修、保养、调试。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农机科技部副部长张中原介绍说:“备耕工作开展以来,集团公司提前部署、及早谋划,除了邀请技术人员对各单位农机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专题培训外,还经常到基层单位与一线技术人员面对面沟通农机检修、安全生产方面遇到的问题,手把手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农机具安全、高效、低耗地投入春耕生产。”

近年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加大科技种田力度,每年新增采购国内外先进农机具1000余台(套),在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大数据平台等现代科技应用的助力下,开启智慧农业模式,生产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日益提升。今年,在备耕阶段,集团携手国内外多家农业机械合作企业开展农机技术培训班,提升驾驶人员对现代农机具的使用水平,还举办农艺、农业知识及安全生产培训班,对近万台(套)农机具和水利设施进行检修,确保各类农机具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优质高效服务春耕生产工作。

越来越多的“农机达人”也在田间地头钻技术、搞发明,为抓好春耕备耕、提升粮食稳定供应能力提供科技支撑。在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甘河农牧场分公司第一连(队)车间里,孙元国和同事们正围着一套用于农作物根茎粉碎的扫茬机兴奋地讨论着。孙元国被大家称为“黑土地上的发明家”,从业30多年来,坚持农业机械制造研发,完成技术创新、研发项目20多项,获得9项国家专利。此次研发的扫茬机,解决了国内大豆和玉米播种机耕地中前茬残留作物根茎影响播种的难题,能够一边粉碎农作物根茎,让秸秆还田,一边进行播种,避免了采用翻耕和旋耕方式对耕地造成的大范围地面破坏和地下土壤环境的破坏,大大提高了农作物播种质量和工作效率,既保护耕地又降低了作业成本,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

不负春光,不负农时。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将全力以赴抓好备耕生产,扎实推动春季农业工作,赢得主动权,打好开局战,让农业根基更稳,让饭碗端得更牢,让丰收的远景在呼伦贝尔大地可期可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