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讯:苗家栽秧酒
(资料图)
每年农历的三四月间,是栽秧的季节。在重庆万盛的苗家山寨里,凡栽秧的苗族人家,大都要置办栽秧酒,以款待前来帮忙的亲朋好友。
俗话说:“栽秧的酒,打谷的饭。”苗族人家对栽秧酒是很讲究的,所置办的栽秧酒与汉族有所不同,汉族栽秧一天只吃三餐,而苗家栽秧一天却要吃五餐。
栽秧的前一天,男主人负责买回新鲜猪肉,磨出豆腐;女主人则在厨房里忙得打转,蒸糯米,做糍粑。待一切准备好后,便把腊肉、鸡蛋、花生、咂酒等端到院子里,面朝大山烧纸、烧香。意思是祈福风调雨顺,保佑全年五谷丰登。
到了栽秧这天,凡已出嫁的苗家女儿,几乎都要回娘家帮厨,外出的男子则赶回家给自家或邻居们栽秧。待天刚蒙蒙亮时,男人们就挑着竹筐奔赴秧田里扯秧苗。人们步入水田里,走到绿油油的秧苗前,先小心翼翼地试探水的深浅,土壤的松软度。为不损伤秧苗的根,先试着拔,待把握好基本的力度后,就开始快速地拔苗了。拔出的苗满一大把时便在水田里将泥浆洗去,用栽秧草将成把的秧苗小心捆扎好,再抛到身后。大家一个个都暗地里较劲,看谁拔得快,谁拔得好,谁捆得好。听他们说,如果能将一把秧苗齐齐整整地捆好,不伤秧苗的茎,捆好的成把的秧苗往田里随处一扔,一点都不散,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待扯到一挑(大约120个)后,到了吃早饭的时间,拔好的一部分秧苗整整齐齐地码在箩筐里,挑到离水田最近的地方,然后回主人家里吃早饭。按汉族的常规,一般早餐是不饮酒的。但苗家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说:“早餐不喝酒,栽秧冷得抖。”所以,酒是必须要喝的。当然,不能喝得过量,以免影响插秧。
早饭后,大家吆喝着便开始栽秧了。栽秧前,先由栽秧高手到田里“搭秧头”开秧门,其他的人则跟在后面各显技艺,你追我赶,互争先后。待每人一挑秧苗栽完后,大伙的肚子开始咕咕作响,便上田坎来“打幺台”,汉族的说法叫歇气。这里的“歇气”并非纯粹坐下来休息,而是让辛苦的人们吃点东西,再接着干。主人家不论贫富贵贱,大多都要煮东西给帮忙的人吃。一般的人家煮汤圆,若家庭较富裕的,则煮鸡蛋或鸭蛋,然后送到田坎边。大家一边吃喝一边说笑,议论谁栽得快、栽得好。当然,这毕竟不是正餐,只是充饥而已。吃完后休息一会儿又继续扯秧子去栽,待第二挑栽完后才回家吃午饭。
午饭时,一般都是满满几大桌,有划拳斗酒的,有比赛吃饭的,那个热闹劲能把堂屋的屋顶掀翻。热情的女主人会站在某个庄稼汉的后面,冷不丁扣上一碗饭到对方的碗里。惹得对方一阵唏嘘,而笑容又在脸上漾开了来。正餐十分丰盛,可以说是真正的“九盘十二碗”。因为是正餐,主人家要好好款待客人,常常是一个劲地招呼大家多吃点多喝点,以此回应大家的帮助之情。男主人往往率先垂范,自己当起了“酒司令”,召集一屋子的男人坐一桌子,每人面前一个大碗。男主人先干为敬,咕咕咕几口就将二两白酒吞下肚去。豪爽的苗家人,输钱输米不输人,也都十分豪爽,紧接着一口口白酒就下了肚。
苗家栽秧酒最富情趣、最丰盛的是晚餐。桌上摆满了富有苗家特色的各式菜肴,有荤有素。腊猪蹄、腊香肠、腊排骨、蒸肉、扣肉等,只愁桌子小了。饮酒不再喝白酒了,而是苗家人自酿的咂酒。客人入席后,主人双手捧着盛满咂酒的大土碗,推杯换盏,你言我语,借着酒劲,吟一段酒令,说上一段四言八句,如“大田栽秧行对行,中间留个鲤鱼塘。情哥过路好洗澡,情妹过路好歇凉”之类,意在劝客人喝酒。
如果有幸能在苗家栽秧酒的醇美中,品一缕民风,赏一段岁月,耕一处风景,那绝对是一件幸事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