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简讯:山东畜牧,缘何领跑三十年?

总产量1581万吨!总产值3003.5亿元!这是山东畜牧2022年交出的答卷,总产量连续31年位居全国首位,总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曾经,“过年吃顿肉馅饺子”是山东人民对幸福生活最朴素的愿望;如今,靠着几代畜牧人的接续奋斗,山东早已是全国著名的“肉案子”,肉蛋奶总产占全国的近1/10。其中,肉类人均占有量71公斤,是全国的1.3倍;禽肉人均占有量35公斤,是全国的2.1倍;禽蛋人均占有量47公斤,是全国的1.9倍多。

不仅有“全国农业看山东”,更有“全国畜牧业看山东”。一个耕地与淡水资源极度吃紧的沿海发达省份,缘何在畜牧业上领跑全国30年?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局长于永德揭开谜底:“近年来,山东瞄准规模化、工厂化、智能化、无人化等方向,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畜产品稳产保供、保持重大动物疫病稳定控制和维护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工作,推动绿色发展、智慧发展、融合发展,畜牧业的供给保障能力和产业韧性明显增强,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堪称现代畜牧业的齐鲁样板。”


(相关资料图)

种业突围:为抓牢畜禽“芯片”贡献山东力量

位于济南市长清区的山东奥克斯种业公司,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荷斯坦奶牛种公牛群,其中有30头位列我国国际注册的公牛前100名,遗传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选用最好的种牛再做种,他们后代产出的奶,口感、香度、色泽等一点都不比进口的差。”董事长高运东自豪地说。目前,奥克斯公司优质奶牛胚胎培养的囊胚率高达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覆盖60万头优秀奶牛群体,年可生产优质胚胎10万多枚。

奥克斯的“单点突破”,在济南不是个例。近年来,济南以建设“北方种业之都”为目标,财政每年列支1500万元支持种业发展,特别是在山东率先实施畜禽种业振兴项目,支持山东奥克斯、鼎泰牧业、嬴泰农牧等畜牧业种企突破瓶颈、加快研发。

无独有偶。前不久,位于烟台的益生股份发布了种鸡新品种——“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始建于1989年的益生股份,目前拥有种畜禽生产繁育基地100余处,是亚洲最大的祖代、父母代肉种鸡养殖企业,年产商品肉雏鸡5亿余只,约占国内市场的1/10。

“2015年以来,益生股份致力于掌握原种‘芯片’,组建育种研发团队,集聚力量开展攻关。”益生股份董事长曹积生说,“‘益生909’于2021年取得畜禽新品种证书,成为山东首个通过国家认证的小型白羽肉鸡品种,这对肉鸡产业摆脱种源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声势渐成,更需聚力突破。今年2月4日,山东未来畜禽种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济南市钢城区动工。“项目集聚山东乃至全国的优质科企力量,规划建设家畜基因编辑育种中心、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等4个创新平台,构建畜禽种业全产业链生态圈,探索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长胜说。

在于永德看来,这正是山东加快种业突围的迫切之举:“山东畜禽良种覆盖率虽然已达到94%,畜禽种业年产值超过400亿元,但仍存在‘核心种源对外依赖、种业创新不足、资源保护不够’等短板,更加需要搭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聚指成拳突破核心瓶颈,为畜禽种业研发贡献更多山东力量。”

保障有力:一批百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

这几年,一处外观设计大气漂亮的蛋鸡养殖工厂,成为安丘市景芝镇农民闲聊的主要话题之一:“真想不到,一个养鸡场能建得那么漂亮”,“听说那里的鸡住着十层楼房,一两个人就能养18万只”,“人家养殖场一天出的鸡蛋,够咱全安丘人吃好几天”……

热议所在,就是全亚洲目前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蛋鸡工厂——正大潍坊360万蛋鸡全产业链项目。“你从观光平台往里看,见不到一只鸡,也闻不到任何异味,只能看到饲料进入,鸡蛋出来。”青年鸡一场场长吴保建说,“鸡舍采用10层立体养殖,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环境控制系统,水线料线光照温度湿度等全部智能化控制。每个车间占地2000平方米,可饲养蛋鸡18万只,而只需要两名工人。”

饲养、分类、包装等生产线上每班9名工人,每日可产出新鲜鸡蛋近300万枚,这就是现代化畜牧业供给保障能力的突出表现。不仅是鸡蛋,记者在山东各地采访发现,养殖业工场化、智能化、无人化已成燎原之势,一个人养10万只鸡、5万只鸭、2000头猪、500头牛、1000只羊等,已然司空见惯。

供给保障有力,源自产业升级。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新自豪地说:“近年来,山东构建财政、金融、用地等‘一揽子’政策体系,推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86%,80%以上的肉鸡、90%以上的蛋鸡实现全程机械化养殖,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67.5%,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09家,创建智慧畜牧业基地和牧场211家,均居全国首位。”

仅2022年,山东就围绕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增强供给保障能力,落实省以上财政资金18.93亿元,首次争取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肉牛提质增量行动、家畜繁殖特聘员等项目在山东试点实施。目前,山东已建设国家级畜牧产业集群1个、国家现代畜牧产业园4个、省级产业园21个,沿黄肉牛、胶东肉禽、鲁中生猪、高端现代奶业等多个百亿元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正加速隆起,预制菜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产能引领、数智赋能、创新融合、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

密织体系:守住疫情防控和质量安全底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话对高密市姜庄镇畜牧兽医站站长臧凯带领的团队来说,是日复一日的坚守:钻牛棚、进猪舍、翻羊圈,开展防疫、检疫、抽检及技术指导等工作,既要做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也要做畜产品防疫安全和质量安全的“守护神”。

这处乡镇站所,负责着周边2.7万头猪、1.8万只牛羊和8600万只禽类等的安全生产,可谓任务繁重,如何确保安全?“一手抓人员队伍建设,由财政出资招聘8名基层动物防疫协管员,实行绩效考核;一手抓标准化站所创建,近年来累计投入48.5万元,配备了专业相机、平板电脑、速测仪、防控物资等设施,提升日常工作的精准化和智能化程度,这几年先后推广了规模化笼养、中草药替代抗菌药、粪污资源化利用、非洲猪瘟防控等21项先进技术。”臧凯说。

人员充足、装备一流,这是山东能够密织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的关键。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张乃清介绍:“为筑牢一线阵地,山东着力健全基层监管体系。一方面,按照每10个村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标准,已在基层构建起6000多人的基层防疫队伍。另一方面,有序推进市县兽医实验室、乡镇兽医站等的标准化提升,已累计落实省级以上财政资金1.2亿元。”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山东改革优化强制免疫机制,由政府全面负责转变为养殖企业自主免疫、政府实施“先打后补”,进一步压紧压实疫病防控主体责任。与自然资源、卫生健康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人畜共患病联防联控机制,推进落实“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历时4年努力,2022年8月,山东全省域免疫无口蹄疫区和免疫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顺利通过国家评估,成为全国首个“双病”无疫省。

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山东坚持产管结合,组织开展畜禽屠宰企业标准化创建,率先实行鲜鸡蛋养殖承诺达标合格证和销售凭证“双证制”管理,为质量安全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加上“双保险”。深化实施饲料、兽药、畜禽屠宰分级管理,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较多、问题比较集中企业的监督检查。坚持“检打联动、行刑衔接”,开展常态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全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绿色高效:新型种养关系引发“多重效应”

在诸城市贾悦镇万家埠村的丘陵山林之间,近几年多了一个醒目的罐状建筑——大型沼气发酵罐。这个沼气罐容量为2.5万立方米,可以处理周边5万头生猪和20万只蛋鸡养殖场的全部粪污。所产沼气可以发电,沼渣、沼液则用来种植果树和蔬菜。

这片山岭现在的经营者、山东佳乐家农牧科技公司总经理田和军告诉记者:“以沼气罐为纽带,这些养殖场和这片1500亩的果蔬种植构建起了生态循环模式,既确保产出优质绿色的农牧产品,又带动周边村庄和农民多元增收。所有的产品,都能进入公司自有的中央厨房和销售渠道,实现优质优价。”

采访发现,山东像佳乐家农牧这样,实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位于高青县的纽澜地何牛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黑牛育种、生态养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智能交易、冷链物流、终端配送等环节的全链发展。如今,“纽澜地”品牌已成为国产高档牛肉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每头牛的售价都保持在10万元以上。

“这几年,公司以建设黑牛特色产业园区为契机,推广环保养殖新技术,打造种养结合、‘零排放’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休闲、观光、旅游、教育、文化等元素与畜牧业有机融合,把牧场变成景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公司总经理杜斌说。

种养循环,既有效利用了养殖废弃物,又带来更多优质农牧产品。“这是山东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于永德说,“应充分发挥畜牧业种养结合、承上启下的作用,立足养殖体量大、规模比重高、处理类型多、消纳空间广等特点,以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为主线,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新型种养关系。”

新型种养关系的加速推广,已然引发“多重效应”:山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以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方向,种养结合样板基地、畜禽养殖型生态农场越来越多,涌现出不少典型路径和模式;业态升级注入新活力,优质高端畜产品畅销无忧,“齐鲁畜牧”公共品牌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