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聚焦:政府主导,茶农配合,供电部门提升服务,多方协同护航制茶用电安全,安徽黄山市黄山区—— “太平猴魁”越炒越香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地处长江以南,境内原生态农产品丰富,“太平猴魁”茶享誉中外。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2022年,黄山区茶叶年产量1500吨左右,“太平猴魁”占比50%,产值占本地茶叶总产值80%,成为带动当地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资料图片)

近年来,由于制茶机械市场缺乏监管、制茶机械数量无序增长等原因,茶季供电不足逐渐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国网黄山市黄山区供电公司以促进茶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分析茶农茶企、地方主管部门等利益相关方诉求,推动地方政府牵头,市场监督管理局、农机局、茶产业促进中心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开展“电暖猴魁香”专项行动,为太平猴魁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茶季用电矛盾多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制茶设备已经能够精准控制制茶所需的温度。自2012年开始,在当地政府和供电公司的共同推动下,电制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炭火烘焙。

由于“太平猴魁”制作工艺特殊,杀青、理条、烘焙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用电,相对其他茶叶品种,“太平猴魁”制作过程用电设备更多、用电量更大。

随着当地茶农大量购入电制茶机械,每至茶季,电力系统供电负荷猛增,不时会出现电表烧毁、变压器跳闸、台区末端电压低等问题,给茶农带来经济损失。

“一停电,不仅一锅茶浪费了,还耽误了后续生产,直接影响收入。”新明乡猴坑村茶农丁建青说,“茶季最怕的就是停电。”

“每到茶季,我们茶区供电所的基层员工全部忙于各种抢修,工作连轴转却无法得到茶农的理解。”仙源供电所所长卢宜林说。

每年茶季前,黄山区供电公司都会提前对茶区重过载变压器、电力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我们在增容改造,茶农也在不断购入新的制茶机械以扩大生产,造成了电力增容始终跟不上发展的窘境。”黄山区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陆玮靓介绍。

“太平猴魁”目前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负荷分散,单户负荷大。茶季过后,用电负荷又急剧下降,部分茶区变压器近乎空载运行,造成了高额的损耗,对供电企业指标效益造成不利影响。

深入调研找原因

茶农不满意,企业效益受损。黄山区供电公司决定对引发用电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寻找解决办法。

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反常的现象引起了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的注意。“我们在抢修过程中发现,茶区烧毁的变压器大多以某二相桩头为主,其他一相桩头未受影响,原因就是单相电流过大。”陆玮靓说。

工作人员随即对制茶台区用电数据、茶农制茶设备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制茶机械中用电功率最大的就是相间电阻加热丝,热电阻设备跨接在两相之间,导致了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此时即使变压器负载率不高,但由于某两项电流较大,就会导致配电变压器烧坏。

经进一步调研,黄山区供电公司发现,这一现象在整个茶区广泛存在,茶农大量采购的单相大功率制茶机械,设备接入电网的相序,供电公司又难以管控,从而导致了制茶台区的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这便是茶季停电频发的最主要原因。 

强化沟通改认知

发现了问题所在,黄山区供电公司随即召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研讨和实际论证,找到了对制茶机械进行三相平衡改造的这条出路。

然而制茶机械产权属于茶农,改造又需要费用,如何让茶农自愿对设备进行改造,规范茶叶机械市场,成为了供电公司面临的两道难题。

政府主导——黄山区供电公司给出了答案。

“以前,从地方政府到茶农都认为茶季停电就是因为供电能力不足,茶机改造工作想要取得支持,必须要通过有效沟通来扭转他们的认知。”专家团队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详细分析制茶台区户均容量、三相不平衡导致的台区故障、造成的损失等数据,并制成图表,方便在沟通过程中直观展示。”

改造稳步推进

2018年,黄山区供电公司又选取了太平湖朝阳3#、乌石镇垅墩、龙门乡竹元坦、新明乡木兰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产茶台区,完成了57户制茶户共计87台茶叶机械的改造。2019年制茶季,这四个台区未发生一起故障,成效显著,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地方政府对改造工作更加认可。政府牵头,构建供电公司、应急管理局、农委、农机局、茶业局、茶机制造企业,地方媒体等多方参与的茶区供电沟通平台,成立茶叶机械安全节能用电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茶业工作的副区长担任组长,区应急管理局、市监局、农机中心、茶业局、供电公司及各茶区乡镇负责人为成员,协同开展数据摸底、行业标准制定、推广落实等工作。

时任黄山区副区长苏俊颖多次主持召开“电暖猴魁香”茶机专项改造工作会议,议定方案,确定改造费用由政府、茶农、茶机厂家和供电部门各出一部分的“四个一”原则,在新明、龙门、三口等太平猴魁产区同步开展改造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茶农改造意愿,供电公司又编写分发《致全区茶农的一封信》,通过区融媒体中心等渠道广泛宣传,同时深入茶区分片召开茶季用电座谈会,与茶农面对面沟通交流,对茶农存在的茶机、改造意愿等情况进行登记汇总。

通过茶机改造减少存量问题的同时,茶机市场主管部门建立制茶机械市场准入制度,修订《茶叶机械安全科学用电标准》,对市面流通的茶叶机械进行严格审查,确保符合标准,从源头上杜绝“三无”茶机进入市场。

与此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500多个以制茶台区为单位,乡镇两级人员、茶农、供电所管理人员、客户经理、茶机厂商共同参与的微信群建立起来了。利用微信群,供电公司及时发布台区用电负荷裕度、台区改造计划、检修计划、用电政策等信息,茶机厂商及时通知茶机的供应信息,茶农及时报备茶机的购置和用电需求信息。各方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共享,供电公司精准掌握茶季用电情况,实现精准投资、精准改造。

责任创造价值

数据显示,各方累计投入改造资金365.1万元,实施茶机改造的147个台区2650户茶农中,约实现茶叶增收640万元。改造后的制茶机械更加高效节能,茶农用电内部损耗下降约10%,减少电费支出约4.5万元。

与此同时,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相关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制茶机械准入标准的及时发布,进一步保障了茶农制茶安全,从源头上杜绝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通过项目的实施,全社会更加全面地了解供电公司为茶季保供电所做的努力,也彻底改变了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茶农、茶机厂商对公司的固有认知,大大改善了供电公司的运营环境。黄山区供电公司连续两年茶季实现供电服务零投诉,茶农满意率逐步提升,茶季保供电工作得到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的一致肯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