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的日子》以青春视角打造“心灵补给站”
前不久,聚焦高考故事的现实主义作品《追光的日子》在CCTV-1、优酷视频播出。剧如其名,《追光的日子》呈现了高三这个特殊的人生节点上,一群曾在迷雾、风雨甚至是暗夜中困顿的人们追光而行的历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剧中,无论身处青春迷茫的一众少年,还是遭遇人生挫折的中年教师,还是那些爱不得法的家长,都在并肩同行的旅程中,彼此救赎,成为照亮彼此生命的光,一起在爱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双重视角拓宽校园剧题材广度
《追光的日子》开篇就用自带叙事张力的人物关系冲突,抓住了观众的眼球。班主任郝楠直面学生的不接受、家长的不认可,在接连不断的闯关和碰撞中,带领青云中学高三14班逆境重启。
在校园剧的类型基础上,《追光的日子》以双重视角,打开题材的广角:一个是中年教师郝楠的视角,上一段教师职业生涯让他对“成功”“名校”“分数”产生了新的理解,回归讲台后,他需要修复创伤、重拾自信,直面属于当下人生阶段的拼搏与突破,也带着全新的教育理想,内心坚定地想要帮助孩子们走向真正灿烂的未来;一个是任真、高远等高中生的视角,作品在探讨青春成长的同时,由他们的线索延展开去,描绘了一组极具现实典型意义的“问题家庭”群像。
因此,这部剧是复合式的、多层次的,它关于亲情、友情和爱的表达,探讨跨年龄层的人生选择和奋斗真谛,不光讲述少年的成长,也表达了成年人的同样需要成长;它不仅鼓舞少年,也启迪着同样会面对困境的成年人。
从爱出发 共情“爱才是果实”的主题立意
《追光的日子》在高度写实的基础上,追求温暖的、轻喜的、燃向的表达风格,整体洋溢着一股从烟火气中蒸腾出来的青春感。
该剧播出以来,“治愈”是被观众提及最高的字眼之一。一组组相互温暖的人物,一个个彼此照亮的故事,让《追光的日子》也在观众的心里洒下一片片阳光。
不少观众被郝楠这位“麦田里的守望者”深深感动:“他温柔、宽容、聪明,能共情每位学生,把暂时迷路的孩子拉一把,给他们一个依靠。”
还有观众表示,《追光的日子》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审视原生家庭的视角: “愿更多的父母从这部剧里有所获得,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长,也希望更多的孩子可以像任真一样学会包容和理解父母的不完美,这本身也是长大成人的一大主题”……
所谓“追光的日子”,不仅是追寻梦想之光,更是在追寻爱与理解的光。这部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经典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但是青云中学高三14班显然是更加幸运的,他们不仅有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还有大胆支持教育理念改革的校长,更有不言放弃的父母。所有人的努力,都指向了同一个主题: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
朴实表达 真诚表演点燃观众共鸣
《追光的日子》前期创作中,编剧深入生活,进行了三个月的采访,剧中重点塑造的七个家庭原型均来自于真实生活。为了让作品更贴近中国多数家庭的状态,特别选定在惠州取景,在服化道、摄录美上,根植于写实基础再进行设计与铺垫。整体创作落点在演员的表演上时,水到渠成呈现的是自然的、真挚的、生活化的风格。据主创团队介绍,在统一表演基调之后,在功能准确的基础上,只要不出边界,就允许演员自由发挥,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发他们的潜能,保留人物真实生活里的“毛边儿”。
在并不新鲜的高考题材之下,《追光的日子》成功讲述了一个令观众们眼前一亮、心头一暖的故事。它以开阔的社会视角、鲜活的人物形象、真挚的生活表达,把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搬上了夏日荧屏,相信这份奋进的勇气和治愈的能量,将鼓舞人们很久很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