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将成千亿级大产业


(相关资料图)

广东省韶关市夜市上的牛蛙美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少斐 摄

7月29日,随着“年度贡献人物”“年度牛蛙产业十强企业”等奖项的揭晓,第三届全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在广东省韶关市圆满闭幕。来自水产领域相关专家及牛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深入探讨了牛蛙产业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牛蛙产业朝着绿色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向转型升级。原产北美的牛蛙受餐饮市场需求拉动,近十年来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全国牛蛙养殖年产量已达65万吨,养殖片区遍布20个省份,牛蛙餐饮店超过5万家,产业链总产值达800亿元,2023年总产值有望突破千亿规模。

牛蛙养殖过去存在尾水污染和食品安全隐忧,一度制约着产业健康发展。如今,牛蛙产业链正在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向着绿色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与会专家和企业达成共识,牛蛙具有生长快速、营养丰富、节约土地、节约饲料、节水节能、产业链完善等特点,是高效生产优质蛋白的水产养殖动物,发展牛蛙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厦门大学教授艾春香表示,要实现牛蛙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要抓住牛蛙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良种繁育、健康养殖、尾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完善牛蛙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针对养殖尾水问题,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认为,通过政府引导、科技介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要引入有资质的第三方的监测机构对牛蛙养殖水质、食品安全进行监测,推动牛蛙产业由高产量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牛蛙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并在8月1日正式实施,用于指导牛蛙生产和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谢骏研究员表示,这为牛蛙生产全过程提供了技术标准,包括牛蛙养殖管理、投入品管理、捕捞、分级、储存、包装和标识、运输等方面,将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在推动牛蛙高效生产的同时,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牛蛙企业的自律和创新。”福建咏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向荣介绍,公司打造了养殖、饲料、流通、餐饮等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以便从源头上保障牛蛙品质和食品安全。汕头市冠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柯锐城介绍,为提升牛蛙品质,冠海水产在积极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并联合科研院所制定相关标准,推动牛蛙预制菜产品走向全球。

“要实现牛蛙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牛蛙产业、科研单位及金融机构继续协同发力。”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张春晓表示,政府应指导行业建立规范和标准,监管行业健康发展,引导行业技术创新。牛蛙产业要创新养殖模式,做好尾水处理,建立技术标准,规范养殖过程,提高从业人员素养,建立行业自律组织。科研单位要加强人才和资金投入,解决产业技术难题。鼓励金融保险机构投资牛蛙产业,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