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 数说生态之变

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


【资料图】

全国生态日当天,朋友圈里也颇为热闹:有人在晒旅途中祖国的蓝天白云、碧水蓝天;有人在晒居住地周边又多了一个小公园;甚至还有人在晒收集塑料瓶子重复利用……

同样,这一天,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部门也晒出了这些年的成绩单: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全国水土流失持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的良好态势;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

但不管如何晒,都离不开一个主题:放眼神州,满眼皆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全国优良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占比超过43%

正值暑期,地处南四湖流域的山东省金乡县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在金乡县鱼山街道隋韩楼村,村支部书记韩福地指着碧绿的一池清水对记者说:“这是一个由臭水坑变成的生态景观池,现在成为网红打卡地。”

原来,过去由于村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交集,污染严重。2018年以来,在上级的支持下,村里投资163万元资金,通过清淤、建立污水管网等方式,将污水池里的污水纳入生态滤池,通过生物措施净化,达标之后再排入坑塘,成为一池清水。

由于水生态环境改善,村里的1100亩地中累计有800亩种上了富硒大蒜,且长势良好。如今,这些特色农产品售价达到每斤4元左右,畅销市场,成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隋韩楼村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

8月15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现场,由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完成的《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5—2020年)调查评估》成果正式发布。

调查评估显示,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逐步提高。

调查评估表明,全国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各类生态系统变化幅度均有所减小,2015—2020年全国发生变化的生态系统面积为11.40万平方公里,变化幅度为0.24%/年,小于前5年的变化幅度。

全国优良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占比超过43%。全国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2015—2020年生态系统质量等级提升的区域面积占比为11.67%,自然生态系统质量优和良等级面积占比高于低和差等级面积占比。

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成果和重大制度创新。我国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并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完整保护起来。

自然资源部首次发布的《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显示,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涵盖我国全部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9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

本次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通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把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完整保护起来。

据悉,我国将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两山”转化路径,以多样化的生态产品和地域特色创造和提升空间价值,推动自然资源向资产、资本、资金转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同时,还将进一步推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国土、智慧国土建设,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纳入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努力做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者和引领者。

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68.88%提高到72.26%

福建省长汀县,曾经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经过持续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从1985年的146.2万亩降至2020年的31.5万亩。当年山光岭秃的“火焰山”,如今已成为美丽的“花果山”和百姓致富的“金银山”。

窥一斑可见全豹。

生态日当天,水利部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情况显示,2022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5.34万km^2,较2021年减少2.08万km^2,减幅0.78%,年际减少量和减幅均较上年度有所扩大。

水土流失状况是反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综合性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水土流失持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的良好态势,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68.88%提高到72.26%,中度及以上侵蚀占比由53.08%下降到35.28%。

从总体格局看,东、中、西部水土流失面积均有所减少,西部地区减少量大,中部和东部减幅大。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23.35万km^2,较2021年减少1.37万km^2,减幅0.61%。中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8.39万km^2,较2021年减少0.43万km^2,减幅1.48%。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为13.60万km^2,较2021年减少0.28万km^2,减幅2.03%。

从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看,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区域水土流失状况继续好转,水土流失面积年度减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年际减幅为1.93%,是全国平均减幅的近2.5倍。长江经济带减幅为1.5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区减幅为1.03%,其中西北黄土高原减幅达到1.48%。

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看,40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面积年际减幅为0.74%,其中,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减幅达1.33%,是全国平均减幅的1.71倍,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减幅为0.45%,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效果明显。

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

2021年,云南一群野生亚洲象的“北上南归”之旅,引发了全世界“围观”。它们从栖息地西双版纳一路向北进入昆明市,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护送。后又在众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安全回到传统栖息地,引发全民观象的热潮。

野生亚洲象“安心旅游”的背后,是我国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国家公园建设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上,国家林草局发布美丽中国建设最新成果也足够惊艳: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过去10年,我国为全球贡献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草地面积39.68亿亩、居世界第一,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草原定位实现了从生产为主向生态为主的转变。湿地总面积8.45亿亩,居全球第四。

不仅如此,我国防沙治沙也走在世界前列。通过深入实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防沙治沙3.05亿亩,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北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沙化土地5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重点区域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国家公园建设更是硕果累累。

出台《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和2.9万多种高等植物,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

同时,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对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打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东北虎豹种群持续增加,东北虎数量超过50只,东北豹数量超过60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到6群37只。

《人民政协报》(2023年08月17日第06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