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因地制宜定制培训_环球热点


(相关资料图)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能让大家实现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增收一季大豆。”近日,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陆大雷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开展培训,这场关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要点的培训通俗易懂,得到了现场近300位基层农技员和农民学员的频频点赞。

为巩固去年示范推广成果、完成今年新增任务,确保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目标,作为江苏省现代农业(特粮特经)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陆大雷主动承担起了江苏省内包市包县技术宣传的任务。

近一个半月来,陆大雷奔波于江苏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南通、盐城等20多个县市区,聚焦“种植+管理”技术,开设“线上+线下”高素质农民培训课堂,已为1万余名基层农技员、种植大户“快速充电”。

随着培训的深入,陆大雷发现,农民对“定制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此,农学院根据地方产业特点与学习需求,围绕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发挥学校设在地方的36个产学研创新基地优势,开展多层次的调研分析,因地制宜设置农民培训“精品课程”。

为了帮助更多参训农民快速成长,培训结束后,学校会对学员进行回访和跟踪服务。农学院专门成立了包含生产管理、智慧农业、农业经济管理等多方面专家在内的“智囊团”,通过在线交流学习,实地走访指导等方式,为农民提供长期跟踪服务。

五月的田野麦浪阵阵。为确保小麦增产丰收,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该院农民培训导师团成员朱新开教授先后走进睢宁县凌城镇、庆安镇、王集镇等多个村镇,为农户们提供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小麦生长后期是产量形成关键期,要围绕‘保根保叶’做好‘防病虫、防早衰’措施落实,确保大穗粒重。”朱新开走进田间地头,挽起裤脚、扎紧衣袖,现场剥查了解麦穗发育进程,为农户吃下了夏粮稳产丰产的“定心丸”。

“给农民培训就像给学生上课,除了课堂上的知识讲授外,还需要通过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他们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巩固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效果。”朱新开说,每次和学员们交流就相当于一次调研,这样才能更加清楚地知道农作物生长情况好不好,新技术应用效果好不好,同时也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对技术进行革新。

近年来,扬州大学农学院以地方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民生产实际为依据,抓好乡村人才振兴“牛鼻子”,在江苏多地积极推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目前累积培训人数超1.5万人,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人才储备。

关键词: